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15-07-10 来源: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1年3月9日在区六届人大七次会议上

区长 张宏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及“十一五”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的一年。面对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以“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为动力,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圆满完成了区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区域经济持续增长  全区生产总值完成44.78亿元,增长15.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04亿元,增长23.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7.04亿元,增长2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56.89亿元,增长2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5.4亿元,增长31.2%。

  ——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85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3.03亿元,增长19%。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8.89亿元,增长12.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4∶54.3∶38.3调整为6.4∶51.4∶42.2。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652元,增长9.9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60元,增长15.1%。教育、卫生、民政等公共服务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积极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妥善解决群众信访诉求,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深入开展各类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全区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着力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立足长远打基础,着眼未来促转型。粮食总产达到6.2万吨,新增温棚蔬菜面积1200亩,新建百亩以上设施农业园区3个,新发展标准化养殖小区5个,新建经济林3000亩;投资14.48亿元,新上1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49个,开工建设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1个;投资13.91亿元,新上1000万元以上商业项目33个;15个市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5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9%;签约项目39个,合同投资总额121.73亿元;引进市外资金27.34亿元,实际利用境外资金1620万美元。

  (二)全力以赴推进园区建设。以三大园区建设为平台,着力拓宽发展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濮东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8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8.1亿元,产业投资13.7亿元;实现产值17.06亿元,增长20.4%;实现利税1.65亿元,增长7.8%;新修园区道路5条,总长11.7公里,供水、供电、供气、排污等配套建设同步跟进;签约超亿元项目近40个,合同投资额超百亿。中心商务区新上及续建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商业项目9个,其中超亿元的项目5个,与战略投资商签订了中心商务区综合开发项目合作协议。东北庄杂技文化旅游园区新开工建设农家杂技小院42家,扩建了杂技学校,完成了杂技博物馆主体工程框架建设和温泉度假村温泉井项目钻采,全年共接待省内外重要领导、来宾和观众50余批次,中国杂技之乡的品牌效应凸显增强。

  (三)大力实施中心城区综合提升工程。坚持实行县级领导干部分包路段、项目责任制和区直单位分包路段责任制,积极推行台账式管理和网格化管理,“六乱”现象得到初步治理,达标围墙建设、沿街商店门头牌匾改造工作有序推进,垃圾处理日产日清,城区面貌焕然一新。配合支持濮范高速、工业大道等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和服务中原油田建设,较好地履行了城市管理的职责。

  (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着力增强城市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不断提升城乡建设水平。区域村镇体系规划、村庄布局规划通过了省级技术评审。新建住宅小区18万平方米,完成城中村改造12.8万平方米,完成新村标准化住宅760套。投资980万元新修农村公路28公里。投资515万元实施了万人安全饮水工程。

  (五)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落实“十项民生工程”,着力解决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全区人民共享了改革发展成果。积极推进节能减排,着力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加大土地违法查处力度,积极争取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组织土地报件4批1478亩,有效地缓解了土地瓶颈制约。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3项,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16项,专利申请量达到453件,濮东产业集聚区被命名为“全省知识产权优势区域”,我区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投资2000万元实施校安工程项目11个,校安工程推进速度在全市县区中位居第一;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合格率分别达99.8%和100%,高考本科上线率位居全市各县区之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我区在全省180个县区综合指标考核中位列第六位,并被表彰为“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新建乡级综合文化站2个。积极加强手足口病等传染病防治,着力保证食品安全,全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人口出生率控制在9.98‰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8%,我区被命名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零就业家庭动态保持为零,城镇失业登记率控制在2.46%以内。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和农村低保实现了应保尽保,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覆盖面分别达到80%、75%、95.7%。大力弘扬敬老爱老尊老传统美德,广泛开展养老社会化服务,我区被评为“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区”。

  (六)努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坚持把平安稳定作为最大的民生,着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积极开展“环境治理年”和平安华龙创建活动,我区被评为“全省农村平安建设先进区”和“全省化解社会矛盾先进区”。积极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活动,全区没有发生较大安全生产事故。认真落实领导包案和信访接待日制度,深入开展信访积案及集体上访案件百日整治行动,全区信访形势基本稳定。我区被河南省委信访工作领导小组表彰为“信访信息宣传、信访救助专项资金使用先进县(区)”,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信访工作先进区”。

  (七)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推进“两转两提”工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政府效能进一步提升,我区被评为“全省政务公开先进区”。坚持依法行政、民主执政,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全力支持政协参政议政,认真及时办理人大代表议案56件,政协委员提案75件。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意见,积极支持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积极开展普法活动,着力增强公民法律意识、法制意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公民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此外,城市民兵和预备役工作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政策得到落实,审计、统计、史志、外侨、供销、工商、金融、质监、气象、支重、机关事务管理、家属区管理等各项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

  2010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标志着我区“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顺利实现,为“十一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为“十二五”铺下了厚重的基石。从去年上溯到前五年,总体来看,“十一五”时期是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快速发展的时期。全区生产总值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由“十五”末的16.8亿元上升到44.78亿元,是“十五”末的2.67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十五”末的1.75亿元上升到4.04亿元,是“十五”末的2.31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十五”末的4.1亿元上升到17.04亿元,是“十五”末的4.16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十五”末的11.3亿元上升到56.89亿元,是“十五”末的5倍。“十一五”时期是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发展方式加速转变的时期。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93.6%。注重科技自主创新,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2%。“十一五”时期是城乡面貌显著改变、城乡一体化明显加快的时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修建玉门路、黄河路、建设路等城市道路25公里,新建住宅小区200万平方米。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新建标准化住宅2845套。累计投资3940万元,新修农村公路150公里。全区农村实现了公路村村通、有线广播电视村村通和科技信息村村通。组织实施农田林网、绿化通道等生态工程建设,林木覆盖率达到23%。“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时期。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教师队伍建设稳步加强,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位居全市第一,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高考上线人数达到6131人,本科上线率连续五年居各县区之首。投入8000余万元,改扩建学校21个,实施校安工程 11个,整合学校8所,新增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东北庄杂技文化旅游园区成为濮阳市省级文化改革发展实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手足口病等传染病得到有效防治,食品药品安全进一步加强。积极开展“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创建活动,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8.4%和13.7%,均高于“十五”平均水平。发放各类低保资金1.69 亿元,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40%。

  各位代表!

“十一五”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四大班子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的结果,是社会各方面鼎力相助、大力支持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区政府向工作在全区各条战线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公安干警和武警官兵,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华龙区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部分经济指标增幅与先进县区相比偏低,跨越幅度不大,面临着周边地区竞相发展的巨大压力。二是产业结构与区位相比不尽合理,三产占GDP的比重相对偏低,城区型经济特色不够鲜明突出。三是土地瓶颈制约明显,出现了土地报批难和项目建设等待土地报批的现象。四是濮东产业集聚区建设进展较慢,在全市观摩评比中位次靠后。五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用于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不足。六是制约华龙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环境因素依然存在,维稳形势还十分严峻。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面临的问题,不能回避和埋怨,更不能熟视无睹和掉以轻心,必须高度重视,着力破解,以求得到尽快解决。 

二、“十二五”发展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时期,我们既迎来产业转移、扩大内需、后发优势等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结构性矛盾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区域竞争压力加大、改善民生任务繁重等诸多困难。总体上看,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多于不利因素。我们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正视挑战,克难攻坚,不断开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今后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中心城区综合提升工程为抓手,以保障民生为落脚点,坚持发展经济与管理城市、服务油田互动,努力把华龙区建设成为繁荣、富裕、和谐、美丽的首善之区。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更加繁荣 到“十二五”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五个翻一番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7%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以上,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结构更加合理 按照做大三产、做强二产、做优一产的思路,以结构调整推动发展方式转变。计划到“十二五”末,三次产业结构由现在的“二三一”争取调整为“三二一”。

  ——生活更加富裕 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十二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年均增长10%和12%以上。

  ——环境更加优美 全区林木覆盖率达到35%,节能减排、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完成市定目标。

  ——社会更加和谐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就业、养老、社保、医疗、教育和住房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十二五”期间,全区学前一年教育率达100%,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100%,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年巩固率分别达97%、95%以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5‰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在发展方式上必须强化四种理念:一是城区经济的理念。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突出现代服务业的主导地位,提高现代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二是集聚发展的理念。以三大园区建设为载体,坚持以产带城,产城融合,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实现资源、能源的集约利用,壮大园区经济规模。三是统筹发展的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四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执政为民、以人为本,把实现和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把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作为着力点,切实改善民生。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在工作推进上必须把握六个战略方向和着力点:一是把园区建设作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和助推器,完善园区功能,增强发展后劲。二是以项目建设为支撑,扩大投资规模,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增强综合实力。三是把招商引资作为借势跨越、带动全局的战略举措,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四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构筑大商贸、大流通格局。五是以园区化发展为取向,着力推进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六是实施中心城区综合提升工程,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不断提升城市形象。

  《濮阳市华龙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印发给大家,请予审议讨论。

  各位代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辉煌的昨天已经过去,新的征程任重而道远,目标和任务可能有终点,但责任和使命永无止境。我们坚信,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区人民的奋力拼搏下,“十二五”规划的宏伟蓝图一定能够实现,华龙区的明天一定会愈加美好!

三、2011年政府工作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们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正处于后危机时代,虽然保持复苏状态,但基础依然薄弱,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从全国看,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今年,国家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节能减排、改善民生等领域的扶持力度,支持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东南沿海地区将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这些都为我们继续承接产业转移、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进入转换期,基本取向是积极稳健、审慎灵活,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把好流动性总闸门、有效控制信贷投放,在土地供给、项目审批、节能减排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经济发展将面临趋紧的宏观环境和要素供给形势。从全省看,中原经济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为我们找准定位、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打造区域性商业购物中心、现代物流中心和度假旅游中心创造了条件。尤其是省委、省政府提出了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和民生工程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只要我们善抓机遇、从容把握、积极争取,加快发展可以大有作为。从全市看,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力争经济发展速度两年赶上全省平均水平,三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五年进入全省先进行列”的奋斗目标,对我区的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市上下思想观念不断创新,工作作风不断转变,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为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市委、市政府出台了32个加快发展、理顺体制的文件规定,提出全年上马246个项目,城区开工建筑面积1000万平方米,成立推动项目建设合力团,使濮阳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周边各地竞相发展,各种要素趋优聚集,我们面临的竞争压力依然很大。从全区看,现在的华龙区人心思变、人心思进、人心思动,上上下下求发展、谋发展的劲头空前高涨,各级机关办事效率大幅提高,广大群众支持配合意识大为增强,为项目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特别是经过一年的努力,濮东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已经拉开了帷幕,工业、物流、房地产、医院、学校、广场、会展中心、科技服务大厦等项目已经基本具备了开工条件,一批城中村改造项目已经启动,中心商务区和东北庄杂技文化旅游园区开发建设的条件已经成熟,在城市管理和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创建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全区上下你争我赶、奋勇争先的氛围已经形成。这些都是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的有利因素。只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勇于正视矛盾和问题,善于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奋发有为,就一定能够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不断开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市委五届十三次全会精神,坚持发展经济与管理城市双轮驱动,突出商贸服务业、设施农业、城中村改造和中心城区综合提升工程四大重点,实施经济结构调整、三大园区建设、项目建设、大招商工作、破解瓶颈制约和创新工作机制六管齐下,努力提升华龙区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位度,为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美丽的首善之区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26‰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市定目标。 

  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年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全面按照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着力壮大三产、做强二产、调优一产。要推进服务业结构的调整,实现由传统商贸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变。以中心商务区、濮东产业集聚区功能区和现代物流园区开发建设为重点,优先发展现代物流业,做大做强商贸流通业;以东北庄杂技文化旅游园区建设为载体,做响做亮杂技文化产业;以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改造为依托,培育壮大房地产开发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会展、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社区服务等新型业态,形成以山东银座、百姓量贩等大型购物中心为骨干,以超市、专卖店为基础的多元化商业网络。要推进工业结构的调整,实现由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的转变。依托中油特车、中原总机、信宇、星驰电源等企业,做优做强石油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电子产品等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装备制造、仪器仪表、生物科技等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传统工业提档升级;设立“科技创新奖”和“区长质量奖”,鼓励企业在自主创新、产品研发等方面加大投入,打造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坚持工业出城、项目入园,积极引导城区内67个石油化工类企业退城入园。要推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调整粮经比例,加快蔬菜、花卉、林果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坚持规模化发展,推动养殖业向专业户、专业村和生产基地调整;坚持园区化发展,高标准建设万亩高产示范方和3000亩设施农业园。

  (二)强力推进三大园区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在濮东产业集聚区建设上,完成基础设施投资9亿元,项目建设投资38亿元,着力把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功能完备、环境优美、集群发展、产城融合的濮东新区。在完善中原路东延、新东路、锦田路、惠西路等5条道路配套设施的基础上,新开工建设干城路、魏东路、西园南路、南园路、锦田西路、锦胡路、盘锦路等园区主次干道,路网体系基本形成,并实现排污、排水、供气、供电配套贯通和绿化、美化、亮化的同步跟进。坚持分片开发、园中园建设模式,高标准建设机械加工园区、功能区和现代物流园区。机械加工园区要在抓好信宇、东方龙、汉华机械等续建项目的基础上,加快标准化厂房建设,强力推进河南锐驰、上海伽思、中原三力、金鼎建材、贝德弗环保、中泰机械、天圣机械等新上超亿元的工业项目建设。要超前筹划,精心运作,以控制区剩余的900亩土地为载体,谋划一批5亿元以上的大项目或10亿元以上的超大项目,完成主导产业骨架的搭建,着力打造以机械装备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长廊;功能区建设要启动中央公园、会展中心、河南省规划设计院豫北分院、信息科技大楼、企业总部大厦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发展形象,为濮东新区开发建设树立典范;现代物流园区要高标准编制发展规划,开工建设建材、汽配、五金机电、仓储物流等专业市场,打造豫鲁冀三省物流中心。在中心商务区建设上,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2亿元,项目投资9.3亿元,着力把中心商务区建设成为创业型服务业集聚和多元化文化融合的核心区。要完善中心商务区功能,西延任丘路,完善供气、供暖、排水、排污等配套设施;加快土地招拍挂步伐,加快中心商务区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加速推进292亩土地一次性整体开发,力争完成五星级酒店主体工程;续建鼎基时代广场、义乌小商品城、玉门大厦、金鑫商场项目,年内完成全部投资计划;丹尼斯濮阳商城、正大家居二期工程年内建成开业;万利财富广场二期工程、经贸大厦、华阳国际大厦、银座国际酒店和黄河路建材市场改造等项目全面启动。在东北庄杂技文化旅游园区建设上,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000万元,项目投资4000万元,着力打造杂技演艺、文化旅游、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特色文化旅游园区。坚持高标准、高品位,科学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加强与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的沟通联系,做好杂技博物馆的装饰、布展工作;扩大杂技小院建设规模,新建杂技民居40家;完善园区功能,建设商业一条街,及早对潴龙河进行治理,修建塑胶堤坝,打造精品景观;拓宽环绕园区的2条道路,同步推进水、电、气、讯等配套设施建设。

  (三)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增强发展后劲

  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支撑,组建合力团跟踪推进,着力提高新上项目开工率、竣工项目投产率,进一步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增强发展活力,增强发展后劲。2011年,续建和新上项目86个,计划投资72.5亿元。其中,工业项目16个,计划投资13.3亿元;服务业项目22个,计划投资22.8亿元;城建项目21个,计划投资34.6亿元;社会事业项目14个,计划投资1.22亿元;交通项目2个,计划投资1100万元;农林水项目11个,计划投资4621万元。

  (四)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壮大城区型经济规模

  华龙区是濮阳市的主城区,交通便利,人口聚集,市场广阔,需求旺盛,人流物流信息流比较发达,发展商贸服务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要把发展以商贸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放在全区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来抓,坚决实现“四个提高”,即提高三产总量、提高增长幅度、提高占GDP的比重、提高对财政的贡献率。要以中心商务区建设为平台,以培育龙头企业为引领,坚持强强联合,规模化推进商业项目建设,组团化推进新商圈建设,特色化推进商业街建设。2011年,新上1000万元以上商贸项目22个,完成投资22.8亿元,新增商业开发面积80.9万平方米,三产占GDP的比重由2010年的42.2%提高到45%。强力推进濮东新区功能区2500亩、现代物流园区3300亩、东北庄杂技文化旅游园区300亩土地的商业开发,组团化发展濮东新区、中心商务区、油田基地和滨河商务区等新商圈。各乡办要结合实际,大胆谋划、科学策划、精心筹划、超前规划,或无中生有,或改造提升,或整合融合,或除旧布新,努力形成更多的业态鲜明、充满活力、颇具规模、富有现代气息的新商圈。

  (五)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日光温棚建设为载体,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坚持标准化生产、社会化经营、企业化运作、产业化发展,推动设施农业不断迈向新的台阶。科学编制设施农业发展整体规划,坚持走园区化发展的新路子。要创新政府资金投入模式,逐步以参股替代补贴,促进政府财力良性循环。着力引进涉农企业的资金注入和先进管理经验,力求设施农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巩固壮大黄城、寨里和邢庄千亩设施农业园发展规模,新发展日光温棚3000亩,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1万亩,林果、花卉达到1.05万亩,逐步成为全市名副其实的菜篮子、花盆子、树苗子、林果子等生产基地。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和水利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条件。

  (六)创新招商方式,推进借力发展

  创新招商方法,创新招商模式,创新招商理念,增强大招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推行“二分之一”工作法,提高招商合同履约率、招商项目落地率、招商资金到位率。实行招商主体部门全员招商,乡办主要党政领导干部轮流外出招商,积极推进园区招商、产业招商、项目招商、以商招商、以诚招商和小分队招商,积极参加各类招商引资活动。注重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加强对招商引资项目的跟踪问效,提高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创造良好的安商环境。2011年,完成引进市外资金23.8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0.9亿元。

  (七)实施中心城区提升工程,加快城中村改造进程 

  按照城市综合提升工程的时间节点要求,继续推进“六乱”治理,通过拆墙透绿、墙体美化、建筑靓化等方式进一步塑造城区新形象,努力完成国家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等城市创建任务。要积极配合市政部门打通古城路、玉门路、长庆路、石化路等断头路,西延五一路,新修卫都路,改造绿城路、胜利东路,建设黄河路、任丘路、建设路等污雨水泵站,改造胜利路(供应处大门至马颊河)、黄河路(东白仓至马颊河)、丽都路等积水点。坚持属地管理和条块管理相结合,积极推行网格化管理,逐步向数字化管理迈进。继续实行县级领导干部、区直单位分包路段责任制和台账式管理,明确责任,明确任务,明确时间节点,定期督导,定期通报,实行追踪问效,严格责任追究。加强舆论引导,营造浓厚氛围,提高广大居民的城市意识、文明卫生意识、公德意识和参与城市管理的意识,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按照“大统筹、大规划、大开发”和“实施一批、推进一批、孕育一批、整合一批”的原则,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坚持科学规划,打破区域界限,分步推进集中拆迁安置,以腾地开发促进商业开发、市场开发和房地产开发。坚持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注重超前性,避免落伍性,决不允许出现改造完成之日就是新一轮改造开始之时的现象,着力实现城中村小环境和城市大环境的融合统一,着力实现住宅高楼化、居住公寓化、居民市民化。要坚持“政府引导、村民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模式,通过内引外联,找准开发商,选好战略合作伙伴。要坚持推行4+2工作法,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尊重民意,公开改造方案,邀请民意代表全程参与,通过舆论宣传和教育引导,提高城中村居民的认同感和参与度。要坚持推行和谐拆迁,灵活解决拆迁过程中出现的热点和敏感问题,力求群众利益最大化,确保拆迁安置顺利进行。重点实施赵村、戚城、尧当、子路坟等城中村改造工程,完成投资28亿元,改造面积达到56万平方米。坚持抓点带面,实施迁村并点,建设大型农村社区,推进东干城村整体搬迁。

  (八)创新方式方法,化解瓶颈制约

  正视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以方式方法的创新,千方百计破解土地、资金、环境等瓶颈制约。一要破解土地制约。坚持以项目争取土地,争取多上大项目、高成长性项目,最大限度争取建设用地指标;积极探索占补平衡新路子,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加强对“空壳村”治理,拓展土地利用空间,加强与上级土地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力争完成3000亩土地储备目标。二要破解资金制约。坚持BT、BOT模式,大胆推进举债经营和借贷发展,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三要破解环境制约。实行县级领导包村责任制,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进行重点盯防,严厉打击“三强四霸”和不作为、乱作为等不良行为。坚持多措并举,着力打造便捷高效的行政环境、公开透明的政策环境、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和谐安定的人文环境。

  (九)优化财税收支结构,提高政府可用财力

  坚持依法征税、依法管税,确保税收及时足额均衡入库;加强财源税源建设,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税收对财政的贡献率;继续推进综合治税,构筑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税收机制;坚持考核奖惩与税收绩效挂钩,调动和保护各乡办、各税务部门的积极性;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缩公用经费和一般性开支,确保民生、三农等领域的重点支出需求,把有限财力用在刀刃上,力争少花钱多办事,花小钱办大事。

  (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执政为民第一职责,全心全意解决好民生民计问题,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实施民生工程,让全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建立完善弱势群体救助体系,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保障困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学上。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改善社区工作环境,拓宽社区服务范围,积极创建和谐社区。以创业促就业,扩大小额贷款发放范围,增加居民工资性收入。完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福利事业转型发展。改善农村饮水条件,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深化教育改革,着力抓好学校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继续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启动农村标准化学校建设,年内完成区高中、区二中、区五中教学楼和区二中、区三中餐厅等建设任务,建设濮东产业集聚区中小学校。积极参与省级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打造杂技文化品牌,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改扩建两乡综合文化站。健全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体系,加强各类传染病防治,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认真落实乡级卫生院基本药物和零差率销售制度,着力解决广大群众看病贵的问题;积极推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待遇,年内建设55个标准化村卫生室;积极推进郑州骨科医院豫北分院建设,力争上半年签约开工,结束华龙区没有三甲医院的历史。坚持优生优育和人口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大“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示范工程”建设力度,巩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创建成果。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构建自主创新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巩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成果。加大土地违法查处力度,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宜居城区,强力推进林业生态区建设,巩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成果。

  扎实抓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构建乡办预防监控平台,依法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妥善化解民族宗教矛盾,确保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社会和谐。大力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居民安全意识,积极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遏制重大事故发生,着力构建安全和谐社区,稳步推进安全华龙创建活动。坚持领导干部接访制度,妥善处理各类矛盾和问题,力争利益诉求和矛盾化解不出村居、不出乡办、不出区,全力控制非访现象。

  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完善基层民主建设,广泛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强军政军民团结,携手开展双拥共建,密切鱼水情谊,促进军政和谐。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必须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深入推进“两转两提”,以持续开展“一创双优”活动为动力,强化“三种意识”,弘扬“六超精神”,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是强化为民责任。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必然要为人民谋利益。现在正处于大发展、大建设的关键时期,前进路上会遇到许多新矛盾、新问题,要求我们必须用开阔的视野、科学的谋划、有效的运作、顽强的斗志来应对和解决。拖拖拉拉、松松垮垮是不行的,回避矛盾、不敢碰硬是绕不过去的,降低标准、得过且过是要落伍的,推诿扯皮、玩忽职守是要付出代价的。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评判各项工作的最终标准,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合法权益。

  二是坚持依法行政。政府的权力是无限的,因为它掌握着大量的公共资源;政府的权力又是极其有限的,因为它必须接受法律的约束和人民的监督。陈毅元帅说过,权位高高耸山岳,来自人民莫作恶,若无人民岂能活?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各级各部门都要落实行政执法责任,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大力倡导在为民服务上有作为,反对在公共岗位上无作为,坚决打击在公共服务上乱作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制度下运行、在法律下运行。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依法接受其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支持政协参政议政,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深化政务公开,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效能监察和审计监督,严查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腐败,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实效取信于民,建设高效廉洁政府。

  三是加快职能转变。政府不是万能的,离开政府又是万万不能的。要加强和改善政府对经济社会事务管理,努力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注重调查研究,遵循客观规律,科学民主决策,增强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做到不走错路,力争少走弯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深化政务公开,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审批等领域的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加强规范化建设,提高应急管理能力。

  四是注重求实求效。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能不能真心实意地为人民谋利益,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老百姓的心中有杆秤。政府各部门一定要强化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说到做到,说好做好。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全面推行台账式管理,强化督导问效,切实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精简会议、文件,减少不必要应酬和检查评比,凝神聚力,锲而不舍,谋大事,抓落实,求实效。加强公务人员队伍教育管理,建设学习型机关,提高素质能力,增强服务意识,深入开展争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

   各位代表!

   产业转移就是两三年的事,跨越式发展也是短短几年的事。抓住难得的战略机遇期,为华龙区多上一些项目,多拓宽一些发展空间,多增强一些发展后劲,是绝大多数华龙区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再大的困难也要前行,再高的山峰也要攀越。让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同心同德,奋发图强,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宽阔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优异的成绩,确保“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为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华龙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