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华龙区原名濮阳市市区,198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当时把濮阳市郊区的城关、岳村、孟轲、王助、胡村五个乡镇划出来,还包括和清河头乡的29个村,成立濮阳市市区。1987年6月省政府批准将市区城关镇划归濮阳县,随后成立胜利办、中原办、建设办三个街道办事处,1997年1月办事处分设后新增设了大庆办、任丘办、黄河办、人民办。2001年8月胡村乡、王助乡整建制划归濮阳市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2008年11月,增设长庆路街道办事处。2003年2月濮阳市市区更名为濮阳市华龙区。华龙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置独特,交通便利。现辖孟轲、岳村2个乡,胜利路、长庆路等8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19平方公里,总人口34.79万人。

华龙区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大约5000年,这里是五帝之一颛顼及其部落活动中心。上古时期系颛顼部族居住地,夏、商为昆吾国。春秋时属卫国,其后属晋,属魏。这里既是兵戎相见的争霸之地,又是各国联此击彼的会盟之处。著名的晋郑铁丘之战就发生在市区。诸侯国14次会盟中,其中半数在戚(今孔悝城)。西汉为畔观(今山东阳谷县西南)辖境,东汉、南北朝属卫县、隋以后曾属观城县。宋为濮阳、顿丘两县地。明、清属濮阳、清丰两县地。1941年属顿丘、尚和两县地。1949年,属濮阳县。1983年为濮阳郊区辖。桑间濮上,古韵悠然。悠久的历史为该区留下了众多的人文景观,灿烂的文化描绘了历史的辉煌。

春秋时期,卫国建都于此,诸侯各国会盟于戚城,现有孔悝城、子路坟、蒯愦台、会盟台等历史遗迹甚多。华龙区岳村镇东北庄是中国杂技发源地之一,被称为“中国杂技之乡”,与河北吴桥并称“中国杂技南北两故里”,2008年“东北庄杂技”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华龙区被列为河南省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