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区政府文件
- 索引号: J7001-0401-2017-00006
- 主题分类:
- 发文机关:
- 成文日期: 2017-07-31
- 标题: 华龙政(2017)11号 关于印发争创河南省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实施方案的通知
- 发文字号:
- 发布时间: 2017-08-14 00:00:00
- 主题词:
华龙政(2017)11号 关于印发争创河南省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实施方案的通知
华龙政〔2017〕11号
濮阳市华龙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创建河南省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濮东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东北庄杂技文化管理中心、特色商业区发展服务中心:
《华龙区创建河南省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7年6月28日
华龙区创建河南省都市
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实施方案
濮东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是按照《濮阳市华龙区都市生态农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紧密围绕“一体两翼”总体构想,遵从“生态优先、市场导向、因地制宜、融合发展”基本原则,依照“1125”空间布局的综合性园区。该园区以科技为支撑,创新为动力,期待逐步实现“2115”发展目标。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区都市生态农业健康绿色发展,全力创建河南省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特制定此方案。
一、重要意义
按照《河南省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的通知》的整体要求,华龙区将突出生产休闲特色,通过“园区化”发展模式建设半小时生态农业生活圈。发展都市生态农业,有利于充分利用城市现代工业、科技装备,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生态、安全的鲜活农产品,满足城乡社会消费需求;有利于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为都市居民提供接触自然、体验农业以及观光、休闲的场所与条件,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城郊生态功能建设,营造优美宜人的生态景观,维护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提高生活环境质量;有利于促进农业与第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带动城乡资源双向流动,对发展都市周边经济、促进社会稳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创建目标
围绕“服务城市、繁荣农村、提升农业、富裕农民”总目标,以生态为本,农业为基,文化为魂,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突出特色”的总体要求,以体验经济为引领,休闲观光为总揽,依托东北庄杂技文化与现有园区资源优势,遵从“生态优先、市场导向、因地制宜、融合发展”基本原则,按照“一体两翼”总体构想,打造“一心一带两轴五区”空间布局,以科技为支撑,创新为动力,十大重点工程建设为抓手,通过5年的努力,初步实现“两大文化博览园、十大精品农业园区、十大农业节会活动、50家农家乐示范户”建设目标,把濮东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区建成为“濮阳居民半小时休闲生活新亮点”和“中华杂技文化传承与体验基地”。
三、创建条件
(一)自然资源
濮东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区现有耕地4404公顷,区内土地平整,土壤肥沃,农业生产条件良好;潴泷河总长11.2千米,拟建成“滨水景观带”。
(二)地理区位
濮东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区中心位置大体位于岳村镇政府所在地,距濮阳市城区12公里;北依S26范辉高速公路,西邻濮东产业集聚区;S209线南北横贯、G342线东西纵通项目区东部。
(三)基础设施
濮东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区内道路平整、畅通。其中锦田路扩建总投资4800万,其中东延路段(经一路至X008)按照城市道路标准进行规划,路面长4300米,宽25米;X008至丰硕路段及金阳光园区部分路段按照县级道路标准进行规划,路面总长3700米,宽10米。
(四)产业基础
濮东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区现有16家农业企业,5家农民合作社,从事果品(葡萄、桑葚、桃子、苹果、梨等)、无公害蔬菜和花卉苗木生产。
四、项目驱动
(一)搞好规划布局
濮东都市生态农业园区的规划符合《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豫政〔2014〕123号)和《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濮政〔2015〕4号)等文件的要求。2016年12月,华龙区农牧局邀请河南农业大学科学编制了《濮阳市华龙区都市生态农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华龙区将都市生态农业纳入城市建设发展战略和规划,与城镇化规划结合起来,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为我区都市生态农业发展预留了一定发展空间。创建河南省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区重点是建设以东北庄杂技园区为中心,辐射周边县(市)的半小时都市生态农业圈,重点发展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等。
(二)大力发展休闲和观光农业
以抓好休闲和观光农业示范园区创建、知名品牌培育、服务体系建设、乡土文化挖掘、精品路线打造等工作为契机。着力完善提升下列项目:
1.濮东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区内东田花海及龙城四季园区。应用全程机械化耕作模式种植油菜花、向日葵等经济作物,要在完成种植基础上尽快完善旅游服务功能。
2.瑞丰都市农业园区。投资206万元建提升位于岳村镇寨里村瑞丰都市农业园区,主要建设连栋温室2000㎡,打造集观光、种植、苗木花卉种植的现代都市农业园区。
3.丰硕休闲观光园区。投资230万元建设1000m3沼气池工程,进一步推进华龙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提升清洁能源运用水平,为打造园区循环产业奠定基础。
4.泷河山药种植基地。投资2600万元建设泷河山药种植基地,积极引导经营主体利用现有载体,依托基地大力发展山药种植产业,引进畅销、优质品种,学习先进种植经验,从而做大特色产业,培育典型,带动周边。
5.举办“油菜花节”和“向日葵节”。以“中原花海、杂技故里、魅力华龙”为主题,举办华龙区“油菜花节”和“向日葵节”。通过节会,推介濮东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区资源优势和招商政策,加快推进濮东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区发展。
6.培育星级农家乐。制定《濮东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农家乐星级培育计划》实施方案,计划2017年围绕东田花海和东北庄杂技园区培育三家星级农家乐。依托乡村自然风景、民居和民俗文化,为游客提供良好食宿的环境。
(三)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进一步加强城郊园林和绿地建设,将郊区不易种植农作物的荒地纳入绿化美化用地规划,减少裸露农田和扬尘。发挥农产品药物残留检测点作用,保障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力推广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秸秆过腹还田技术,减少秸秆焚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加大农业面临污染防治力度,控制农药化肥使用。推进以沼气池建设为重点的农村生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农业投入品使用。支持推广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
(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执法检查,围绕关键季节、重点区域和品种,在都市生态农业区域农产品产地和加工企业、集贸市场建立农产品质量监测点。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登记)工作,提升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促进农产品品牌化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
为圆满完成创建河南省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各项工作任务,筹备设立濮东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区管委会,负责园区建设和管理,并成立濮东都市生态农业园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各相关单位要细化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制定工作台账,明确各阶段工作目标;建立定期信息反馈和工作交流机制,及时互通有关工作情况,分析研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推动工作顺利开展。
(二)强化责任落实
濮东都市生态农业园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明确责任分工,为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提供技术、项目支撑。区委农办主要负责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通过每年规划1至2个村,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的新格局,最终将岳村镇打造成为“魅力小镇”;区林业局主要负责农业路、艺馨路的绿化提升工程,致力于打造小杂果园,完善濮东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区的观光采摘功能;区水利局主要负责谋划打造潴泷河水系景观,重点发展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型的水利项目,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坚强的水利支撑;区农机局主要负责推广油菜花、向日葵等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通过大力培育新型农机经营组织,扶持农机生产企业发展,最终实现全程机械化;区农牧局主要负责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深化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科学指导土地流转,积极开展示范区内农业项目的核实和技术指导工作;区财政局主要负责项目补贴资金的拨付、监督管理,对项目财务的审核及综合验收工作,并将相关农业项目、扶持政策向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倾斜。
(三)强化资金投入
科学整合中央、省、市各类涉农项目资金,集中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进濮东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区级财政每年统筹3000万元用于“三农”项目资金,同时每年列支不低于500万元的都市生态农业发展财政专项资金,用于都市生态农业重点园区、重点项目建设,采取补助、奖励等办法专项扶持。此外,以项目资金和财政资金为引导,吸引社会资本加大对农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投入。各类资金重点支持濮东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区规划范围内的龙头企业建设、合作组织培育发展、农业园区和生产基地建设、技术服务和质量安全保障等环节。
(四)强化政策扶持
为进一步完善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政策支撑体系。印发了《华龙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并逐步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加强与各类金融机构的沟通合作,积极创新农业金融产品和服务,引导和激励金融资本参与农业结构调整优化,支持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流通和产业化经营。争取我区尽快创建河南省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