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公共企事业单位公开事项目录 >正文
华龙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宣传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党和国家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是针对当前主要健康问题,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疾病等为重点人群,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服务项目所需资金主要由政府承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组织实施,居民接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需要再缴纳费用。2018年我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2009年的人均15元提高到人均55元。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无论是城市或农村、户籍或非户籍的常住人口,都能在常住地享受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可提高居民健康意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素质。目前,河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以下16大项内容:
(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和肺结核患者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的基础上,为辖区常住居民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二)健康教育。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对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6岁儿童家长等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开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盐、控油、限酒、科学就医、合理用药、戒毒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开展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肿瘤、精神疾病等重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结核病、肝炎、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开展食品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饮水卫生、学校卫生和计划生育等公共卫生问题的健康教育;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防灾减灾、家庭急救等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三)预防接种。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3个月的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薄)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每半年对辖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薄)进行1次核查和整理,查缺补漏,并及时进行补种;发现、报告预防接种中的疑似异常反应,并协助调查处理。及时调查报告疫苗相关疾病,开展免疫规划知识宣传。
(四)0~6岁儿童健康管理。为辖区内0~6岁儿童建立《母子健康手册》;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进行产后家庭访视,出生后28-30天进行满月随访;婴幼儿分别在3、6、8、12、18、24、30、36月龄时提供8次健康管理服务;4~6岁学龄前儿童每年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务;对健康管理中发现的问题给出指导或转诊建议。
(五)孕产妇健康管理。孕13周前为孕妇建立《母子健康手册》,并进行1次产前检查;有助产技术服务资质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孕中期(孕12-20周、21-24周)和孕晚期(孕28-36周、37-40周)分别进行2次健康管理,包括健康教育和指导以及孕妇健康状况评估,发现异常的孕妇及时转至上级医疗卫生机构;没有助产技术服务资质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督促孕中期、孕晚期的孕产妇前往有资质的机构进行相关随访,并在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产妇出院后1周内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后访视;产后42天对产妇进行健康检查。
(六)老年人健康管理。为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心电图和腹部B超)和健康指导等。
(七)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为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筛查,每年为其免费测量一次血压(非同日3次测量);对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时纳入慢性病健康管理,每年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和1次较全面的健康评估,并进行分类干预。
(八)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为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一次空腹血糖;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4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进行4次面对面的随访和1次较全面的健康评估,并进行分类干预。
(九)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为辖区内常住居民中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一次全面评估并建立档案;对应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每年至少4次随访和1次健康体检,并进行分类干预。
(十)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辖区服务人口开展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排查、收集和提供风险信息,开展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登记、相关信息报告与处理。
(十一)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为辖区内确诊的常见肺结核患者进行健康管理。辖区内前来就诊的居民和患者,如发现有慢性咳嗽、咳痰≥2周,咯血、血痰,或发热、盗汗、胸疼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在鉴别诊断的基础上,填写“双向转诊单”,并1周内进行电话随访;接到上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管理肺结核患者的通知单后,要在72小时内访视患者,指定医务人员或家庭成员为督导服药人员,在督导人员面试下进行服药;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对于由医务人员督导的患者,医务人员至少每月记录1次对患者的随访评估结果;对于由家庭成员督导的患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在患者的强化期或注射期内每10天随访1次,继续其或非注射期内每1个月随访1次;对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并发症或合并症的患者,要立即转诊,2周内随访;当患者停止抗结合治疗后,要对其进行结案评估。
(十二)中医药健康管理。为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每年提供1次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为辖区内常住的0-36个月儿童,在6、12、18、24、30、36月龄时对儿童家长进行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传授摩腹、捏脊及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四神聪穴等方法。
(十三)卫生计生监督协管。为辖区居民开展食源性疾病、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非法行医和非法采集供血、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巡查、信息收集、信息报告,并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进行相关调查。
(十四)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区级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机构负责避孕药具存储、调拨及相关工作。
(十五)健康素养促进。区级健康教育机构负责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降低15岁及以上人群烟草使用流行率,建设健康促进县(区)、医院和戒烟门诊,开展健康科普尤其是针对重点疾病、领域和人群的健康教育,监测健康素养和烟草流行水平,提供12320热线咨询服务等。
(十六)婚前保健。区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对辖区内适婚对象开展婚前医学检查、婚前卫生指导和婚前卫生咨询等婚前保健服务。
濮阳市华龙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