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重点领域公开 > 公共文化服务 > 群众文化活动
建设办站前社区开展“互动体验生活礼仪,培育懂礼守礼小先锋”暑期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深刻理解礼仪背后的尊重与善意,7月21日上午,建设办站前社区暑期托管班邀请志愿服务中心的王老师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礼仪学习课程。
这堂课内容充实丰富,既有扎实的复习环节,又有有趣的新知学习,每个环节都让小朋友们收获满满。
在复习环节,鞠躬礼的练习依旧细致入微。老师再次强调,15°鞠躬是日常问候的标配,比如见到老师、同学时,微微弯腰,既显礼貌又不刻意;而更深的鞠躬则用于表达特别的感谢或歉意,让孩子们在不同情境中理解礼仪的分寸。
走姿练习更是活力满满,老师先让大家像小松树一样站直,后背挺拔、肩膀舒展,再教大家摆臂要自然,幅度跟着脚步节奏来。当有节奏的音乐响起,孩子们踩着节拍迈着步子,小身影们整齐又精神,课堂上满是轻快的脚步声。
新学的礼仪更是贴近生活的方方面面。敲门礼上,“咚,咚咚”的节奏被反复练习——先轻敲一下,稍等片刻再连敲两下,力度要刚刚好,既不能轻得听不见,也不能重得吓人,敲完清晰说“报告”,得到允许再进门,小朋友们轮流尝试,很快就记牢了。
递接礼的学习更为丰富。除了递书本要用双手,老师特意加入了递剪刀的细节:递剪刀时,务必将刀尖对着自己,刀柄朝向对方,再用双手轻轻递过去,避免刀尖对着别人造成危险,小朋友们两两一组,拿着玩具剪刀练习,很快就掌握了这个安全又礼貌的小技巧。
递水给别人时也是如此,双手捧着水杯,稳稳地送到对方面前,说一句“请喝水”,接水的小朋友同样伸出双手接过,笑着说“谢谢”,简单的互动里满是尊重。
给别人倒水的礼仪也颇有讲究。老师用小水壶和杯子做示范:倒水时要走到对方侧面,不要从正前方或头顶过,水流要缓,别溅出来,水位大概到杯子的七八分满就好,既方便拿,又不会溢出来。倒完后轻声说“请用”,小朋友们围着小桌子轮流体验,看着自己倒得稳稳的水,都特别有成就感。
餐桌礼仪的学习依旧生动。老师告诉大家,吃饭要坐端正,细嚼慢咽才是好习惯,不能狼吞虎咽;不同餐食有不同吃法,比如喝汤用勺子轻轻舀,吃面慢慢卷着吃,避免发出声响或溅出汤汁。孩子们听得认真,还分享起自己家的餐桌规矩,课堂气氛格外热烈。
这堂礼仪课,从递剪刀的安全细节,到倒水、递水的周到,再到餐桌的文雅,每个小知识点都藏着对他人的关心。孩子们在练习中慢慢明白,礼仪不是刻板的规矩,而是藏在细节里的温暖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