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共庆非遗韵 杂技故里贺华诞
——濮阳市东北庄园区十一活动回眸
中秋月满映澶水,国庆旗红耀龙都,杂技纷呈庆双节。濮阳市东北庄杂技文化园区在节庆期间精心策划,特别推出“十一趣游东北庄,解锁杂技新玩法”非遗主题活动,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庄杂技的千年底蕴以多元形态与双节氛围深度融合,通过杂技展演、非遗手作重现传统技艺与节俗魅力,依托卡片摄影、技巧挑战增添非遗印象,借助祝福打卡、趣味迷宫打造沉浸式文化空间,开启骑行“八景”、光影夜游探访城市活力,在非遗活态传承中串联双节记忆,呈现一场传统非遗底蕴与互动乐趣的非遗文化盛宴。
溯回千年对话非遗 焕活杂技非遗新生
中原杂技博物馆内,声光电技术将杂技文物转化为可触摸的历史场景,撂地杂耍近距离感受传统技艺的当代新生,技巧挑战体会技艺奇巧,赏观唱念韵绕梁,沉醉曲苑风华,观众恍若置身北宋瓦舍的热闹现场,目睹数字影像中的古法杂技与眼前艺人的精湛绝活瞬间重叠,绳旋飞人的灵动身姿与元代绳技艺人的惊险身影瞬间隔空相望,唱腔落定余音荡。从泛黄的杂技图谱到沉浸的数字交互,濮阳市东北庄持续拓展非遗保护传承的边界:数字技术重现历史场景,近距观赏感受技艺惊险,互动体验玩转指尖奇巧,水袖翻飞间看尽古今离合悲欢,弦音板鼓中承续非遗薪火相传,推动非遗从静态陈列迈向活态延续,历史在展柜影像与现场演绎中循环重生,触手可及。
勇闯迷宫寻趣探秘 趣做月饼品团圆意
喧闹被迷宫外围挡在身后,风一吹,墙幕沙沙作响,像在悄悄指引方向。每次转角都像拆开盲盒般满是期待,偶尔走错路的小失落,都被下一个转角的惊喜冲散。在岔路口歪头比对,身后的小伙伴凑过来指着“右转”的箭头,手拉手踩着雨滴往里闯,迷宫中心传来欢呼,童声里满是雀跃。黄油混着莲蓉的甜香裹着风扑来,面团码在瓷盘里,颗粒饱满的馅料分放小碗中,烤箱“叮”地响起,金黄月饼泛着油亮光泽裹着更浓郁的香气漫开来,笑声、交谈声混着月饼的甜香,把手工制作的温暖与中秋的团圆意,都揉成了让人难忘的美好时光。
漫游园区拥抱野趣 镂空打卡定格美景
微风拂过,桂花香伴着草木气息漫来,沿途的镂空打卡点藏在景致里,镂空框剪着杂技博物馆的轮廓,雕着大集古建檐角立柱,将特色与非遗韵味揉进每一道纹路。游客对着镂空雕研究“最佳拍摄位”,鲜红国旗映入心潮,祝福许愿转盘载满希翼。骑行爱好者组队抵达打卡,车把小国旗风中翻飞。神木馆穹顶拢着岁月沉香,百年古木扭曲盘结。在林栅间贴见萌宠,玻璃栈道亲近猛兽。暮色弥漫,暖光从镂空纹路透出,鱼摆尾游过波光,光影在湖面织成流动的画,奇幻夜千灯长廊光影随旋律明暗,将孩童的惊呼、大人的谈笑一同定格。
红站中医暖护安康 共筑节庆保障根基
为确保游览体验优质顺畅,园区以“游客至上、安全为先”为核心,将红色服务与安全保障深度融合,节前联合卫健、应急、公安等多部门,制定涵盖“安全防护+便民服务”的双轨预案,细化客流管控、应急救援流程,同步开展红马甲志愿者专项培训,对设施、游览步道进行全面检修,消除安全与服务盲区。红色驿站全天候开放,身披红马甲的志愿者轮流值守,为游客解答景点路线,引导有需求的游客至中医服务角;坐诊中医耐心为游客把脉问诊,提供个性化养生建议,志愿者则协助分发养生手册与便民物资,形成“志愿引导+中医服务”的暖心闭环,让游客在感受杂技文化魅力的同时,切实体会到红色服务带来的舒心与安心。
本次非遗系列活动在古韵与新潮的交融中圆满落幕。这场跨越时空的非遗文化盛宴,于非遗展演里看见匠心传承,在传承中破圈,在非遗韵味里深植文化根脉!东北庄杂技文化园区将坚守非遗传承初心,凝聚传统技艺力量,挖掘文化内在潜能,释放传统价值活力,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盛发展,让千年技艺在创意表达中重拾光彩,让传统文化在时代浪潮中绽放新光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